侵权投诉
订阅
纠错
加入自媒体

与长安深化合作布局车互联,马化腾能否复制移动端的成功?

2018-08-27 10:05
知料汽车
关注

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智能化、网联化、电动化和共享化的产业变革时期,BAT等巨头自然是纷纷加紧布局。作为市值将近2万亿港元的土豪,腾讯也在汽车领域布下了重兵。

8月23日,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,马化腾发表演讲并表示,腾讯与长安汽车已达成深度战略合作,希望在汽车上实现人与各种车载服务的智能连接。

腾讯车联与长安汽车合力打造的长安CS35 Plus,同样搭载AI in Car智能解决方案,能够提供智能人机交互、听服务、车载地图、社交出行、用车生活等5大类服务,通过AI技术和账户体系,精准感知车主的个人偏好及出行场景,实现个性化的主动服务。这也是继腾讯与广汽、吉利、东风等知名车企合作之后,又一个落地案例。

腾讯车联与长安汽车合力打造的长安CS35 Plus

1、与长安深化合作,助力腾讯车联发展

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腾讯就宣布与长安合作成立合资公司,在车联网和大数据方面打造开放的基础操作平台和硬件平台,着重开展与智能车联网整体方案提供和运营服务相关的一系列业务。

而腾讯为何选择长安汽车进行深度合作?这要归因于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决心及技术积累。据了解,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结果中,长安汽车研发实力连续5届10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。当前,长安已掌握智能互联、智能交互、智能驾驶三大类100余项智能化技术,特别是结构化道路L3级自动驾驶技术、APA6.0自动泊车技术正在进行实车性技术验证,是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最领先的智能化技术。

2、马化腾能否复制移动端的成功?

在互联网大佬特别是BAT抢占布局汽车领域,阿里主攻车载系统、百度主攻自动驾驶,腾讯在这两方面起步较晚,相对处于弱势地位。腾讯在汽车领域的布局的最大特点就是广撒网、多尝试,其涉及的领域包括车联网、车载硬件、智能出行、二手车服务、P2P租车、汽车后市场等等多个领域。

但目前腾讯在汽车产业中主推的的拳头产品是腾讯的“AI in Car”系统。2017年11月8日,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,宣布推出这一系统。腾讯宣布全面开放基于AI的连接能力和生态资源:智能语音服务、场景化服务、内容服务、社交服务以及运营增值服务。

对于目前的车联网,外国车联网技术不单单是一个车载互联网系统,它将安保技术、车辆控制技术利用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,从而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技术领域。

而中国车联网走的是娱乐路线,中国车联网无法涉及车辆控制技术,只不过是将智能手机的某些功能搬到车机终端上而已,所有以便捷性和娱乐性为诉求的“中国车联网”的功能诉求,最多只需要在车辆OBD接口上加装一套信息读取辅助系统,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实现,而腾讯车联开放平台看来也是没有逃脱掉娱乐路线。

即使如此,相比于百度和阿里,腾讯推出的“AI in Car”更多的停留在应用层面,很大程度上是想把腾讯在移动端的优势直接移植到了车内。腾讯在智能汽车产业中定位与应用,虽然可以尽可能减少车企的顾虑,赢得更多的合作伙伴,但合作的深度会因此受限。

而且腾讯在汽车产业的布局停留于投资和应用层面,而不是技术研发。这样做虽然便于操作,收益可以得到保障,但长久其护城河是处于若有若无的状态,极度容易被冲击甚至取而代之。况且,腾讯在移动端的成功并不一定可以在汽车智能平台上复制。

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,车载OS能直接为其各自的服务生态开拓入口。这种基础性的设施难度很高,但是十分关键。如果阿里能够将自己的AliOS推而广之,将会在未来汽车产业的竞争中获得十分巨大的优势。

互联网产业虽然倡导开放,但最终发展的结果肯定是垄断。互联网企业某一领域最终存活下来的也就一两家企业。服务和运营终究要建立在技术之上,依靠投资取得的优势很难形成长久的战斗力。

声明: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场。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联系举报。

发表评论

0条评论,0人参与
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
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,请输入验证码继续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

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
文章纠错
x
*文字标题:
*纠错内容:
联系邮箱:
*验 证 码:

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